本報記者 吳曉璐
“無論是柜面交易,還是線上交易,僅是交易場所和途徑的區別,對于金融機構履行適當性義務的要求并沒有本質的差異,不會因為線上交易就減輕或免除金融機構相應的適當性義務。”5月15日,北京金融法院審判第二庭法官李默菡在北京金融法院“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活動上,回答《證券日報》記者關于“對于線上交易和柜面交易,對金融機構適當性義務的認定是否存在差異”的提問時表示。
北京金融法院供圖
李默菡表示,在司法實踐中,對于線上交易的適當性義務審查,一般也會采取形式審查和實質審查相結合的方式,嚴格審查形式,主要審查金融機構線上銷售程序是否符合法律法規、電子化文件和手續是否完備等。重視實質審查,主要審查金融機構了解客戶的真實性、產品信息準確完整性以及客戶和產品匹配度,重視投資者實質性理解產品風險,并購買與之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的產品。若金融機構僅完成線上銷售流程“走過場”,可能被認定為“未實質履行義務”。
“在舉證責任分配上,金融機構作為線上銷售流程的設計者和提供方,應當完整留存客戶購買產品的電子證據,全流程記錄客戶操作節點,確保數據不可篡改,否則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李默菡表示,對于投資者而言,線上操作的自主性更強,可能也更容易忽略風險提示,或者界面設置導致投資者沒有充分理解產品風險,投資者應當提高風險意識,對填寫信息的真實性負責,并且要認真完整閱讀需要簽署的相關文件,知悉“買者盡責”理性投資。
(編輯 喬川川)
23:31 | 直擊ChinaJoy:上半年游戲產業國內... |
23:31 | 7月份重卡銷量同比增長42%“四連漲... |
23:31 | “蘇超”效應持續顯現 文體旅融合... |
23:30 | 剛需持續發力 深圳7月份住宅成交超... |
23:30 | 頭部陶瓷企業加速創新 滿足“好房... |
23:30 | 百強房企前7個月拿地金額達5783億... |
23:30 | 新型儲能應用效果逐步顯現 鋰電池... |
23:30 | 硅片價格延續漲勢 產業鏈價格回暖... |
23:30 | 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 產業鏈... |
23:30 | 即時零售 尋求顛覆與重構的破立平... |
23:30 | 華夏華電清潔能源REIT上市 公募REI... |
23:30 | 投資者踴躍申購 多只科技主題基金...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