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資本市場迎來全面注冊制改革深化、新“國九條”落地、綠色金融政策加碼等多重政策利好。監管層持續強調“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服務科技創新與綠色轉型”,推動投行業務從“通道型”向“價值創造型”轉型。與此同時,企業跨境融資需求激增、新興產業資本化加速,對投行的行業深耕能力、資源整合能力與綜合服務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在此背景下,國金投行以“服務實體經濟、助力產業升級”為核心導向,憑借差異化服務策略,構建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生態,在激烈競爭中實現穩健突圍,股權與債券承銷業務表現亮眼。
股權承銷:深耕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全鏈條”服務范式
截至2025年6月末,國金投行IPO在審項目13個,排名行業第七(并列),項目儲備穩居行業前列,在持續強監管的大背景下保持了較為穩定的市場占有率。
多年來,國金投行在保薦業務上形成差異化特色發展之路。國金投行成立之初就確定“服務中小民營企業和科技型企業”的定位,秉持“服務早、服務小”的理念,從企業早期融資階段介入,提供資源對接、融資規劃、上市輔導等全周期服務,部分項目服務周期長達5年-7年,甚至十年以上。例如,國金投行累計為弘元綠能、萊美藥業等十余家企業提供三輪及以上融資服務,陪伴企業從初創期成長為行業龍頭。
在行業布局上,國金投行緊扣國家戰略導向,重點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關注傳統產業與新質生產力的融合。2020年-2024年,國金投行汽車產業鏈IPO項目市占率達8.89%,居行業首位;醫療健康行業市占率4.10%,位列第七。此外,在信息通信技術、高端制造等領域,國金投行亦形成顯著優勢,累計服務近百家戰略性新興企業登陸資本市場。
“一個國金”理念下,投行、研究、財富管理等業務線深度協同,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以浩瀚深度(688292.SH)為例,國金投行不僅助力其2022年科創板上市,更在2025年協助完成可轉債發行,并承接其戰略配售、股東賬戶開立、員工持股計劃等全鏈條業務,真正踐行“以投行為牽引,以研究為驅動”的發展戰略,加強低頻投行業務與中高頻機構、財富等業務的融合。在為企業提供保薦承銷和財務顧問服務的同時,持續推進研究、財富、資管、直投等多業務協同,綜合服務于企業需求。
債券承銷:創新品種領跑行業構建綠色金融新標桿
2025年上半年,國金證券債券承銷金額達541.44億元,排名行業第十;承銷家數183只,位列第十一。在債券市場支持政策密集出臺的背景下,國金證券聚焦綠色債、科創債等創新品種,在創新品種領域持續探索并初步建立專業化、體系化的全鏈條服務能力。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發行22只特殊品種債券,發行總額199.50億元,主承銷金額合計69.68億元。
在傳統債券業務穩健發展的同時,國金投行在綠色債、科創債等創新領域實現多項突破:2024年-2025年上半年,主承銷22只特殊品種債券,發行總額199.50億元。比較典型的包括,新政后全國首批河北省首單科技創新債券“河鋼YK11”、江蘇省首單公募高成長產業債券“25悅達G1”和全國首單碳中和綠色可續期高成長產業債“GC寧電Y1”等。
近年來,國金投行著力打造覆蓋綠色債、科創債等創新品種的專業團隊,培養“行業+資本”復合型人才。針對科創債,重點服務“硬科技”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及成長型企業,提供政策解讀、可行性分析與品種建議,形成長期信任關系。通過客戶精準畫像,針對科創債,聚焦“硬科技”“專精特新”企業,提供政策解讀、品種建議等前置服務,幫助企業明確融資路徑;構建完整的發債前后的周期服務,發行前協助企業梳理技術優勢、設計創新結構;發行中對接ESG基金、綠色投資機構;發行后提供信息披露與可持續影響跟蹤,形成“融資+融智+融資源”的完整生態。
未來,國金證券將持續深化股債協同戰略,重點打造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資本戰略咨詢服務;在股權融資領域,加大對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前沿領域的布局;在債券承銷領域,拓展碳中和債、轉型金融債等創新品種。公司將繼續踐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使命,在智能投顧、產業投行等領域培育新增長極,助力國家重大戰略實施與強國建設。
(CIS)
23:55 | 天目藥業增資黃山天目 加速推進“... |
23:55 | 產品持續迭代+應用空間拓展 微光股... |
23:55 | 金智科技時隔5年再謀易主 控股股東... |
23:55 | 3200萬元關聯交易未及時披露 丹化... |
23:55 | 北交所首份半年報出爐 民士達營收... |
23:55 | 公交車“兼職”送快遞 多地探索城... |
23:55 | 成本端壓力提升 包裝紙行業月內連... |
23:55 | 年內74家上市公司完成定增 募資總... |
23:55 | 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達68... |
23:55 | 直擊2025國際低空經濟博覽會:產業... |
23:51 | 第二批新模式浮動管理費率基金獲批... |
23:51 | 券商上半年債券承銷榜單揭曉 科創...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