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金婉霞
今年7月初,一則關于人形機器人量產的消息引發行業關注——上海智元新創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元機器人”)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拿到了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移動”)的大單。在A股市場,與智元機器人相關聯的科創板上市公司上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是因此斬獲了“十連板”。
進入2025年,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落地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這也是人形機器人從資本概念走向產業化的關鍵一步。那么,智元機器人緣何實現了人形機器人商業化落地?其未來又將開辟哪些應用新場景?日前,《證券日報》記者對智元機器人通用業務部總裁王闖進行了專訪。
訪談間,王闖透露了智元機器人的業務布局邏輯。他表示,智元機器人將選擇優先攻克那些相對容易落地的場景,比如文娛演出、展廳講解等,再逐步拓展那些對技術要求更高、作業環境更復雜的場景。“先在簡單場景落地,可以幫助企業迭代技術、打磨供應鏈,完成初步的市場驗證,而后再向更廣闊的市場要發展。”王闖稱,逐步推進、循序漸進也更有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已與多家下游廠家簽訂單
業界視2025年為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預計2026年人形機器人將迎來商業化應用爆發。從現有訂單金額來看,智元機器人在人形機器人商業化的競賽中略有領先。
公開信息顯示,智元機器人與中國移動簽訂的訂單總預算達7800萬元,智元機器人將為中國移動提供可用于引導講解、客戶接待、業務演示等場景的人形機器人產品。此外,王闖透露,公司還與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千萬元級別訂單,另與某工廠企業簽訂了數十臺供貨訂單。“人形機器人商業化的關鍵是要在真實場景中站穩腳跟,而不是一味地在表面‘秀肌肉’。”王闖強調,產品不僅要技術過硬,企業還必須深入了解客戶需求,從而做到技術配置與場景需求相匹配。
以智元機器人與中國移動的合作為例,王闖表示,雙方從2024年12月份開始接洽,今年4月份正式啟動試點,期間雙方多次溝通、調試。“除展廳講解外,這批機器人還可以對客戶的提問、服務頻次等內容進行數據歸集分析,實現一站式的數據沉淀,為后期的業務優化提供數據支撐,這在人工作業中是難以完成的。”王闖稱。
推動產業鏈協同發展
對于人形機器人落地場景的選擇,有觀點認為,工業制造場景或是可能的突破點。對此,王闖有不同看法——場景落地應符合“先易后難”的邏輯,這也是智元機器人的選擇。
“智元機器人優先選擇可指定作業內容、有約束性指標的應用場景,以此作為訓練,提升系統的穩定性并提升泛化能力。大模型的進步是非常快的,也許它今天還不夠強大,但我們相信,一步步走,它終將能實現蛻變。”王闖稱,公司希望通過更多的客戶反饋來推動產品進步。
具體到場景選擇上,王闖透露,公司正在積極探索文娛演出和養老等新興市場。“在這些場景下,人形機器人可以記住每一位家庭成員的信息,陪伴老人聊天、下棋等,隨著算法的迭代,未來可能在情緒價值提供上超越人類。”王闖稱。
“先易后難”的策略同樣也適用于對工業場景的開拓。記者了解到,7月9日,智元機器人在工廠進行了一場直播,其機器人展示了對料箱的自主抓取、搬運、避障等操作。王闖對記者進一步解釋稱,料箱轉運是工業場景下的簡單業務場景,卻存在一定痛點——如果使用人力,效率較低、工作繁重;對于種類繁多的料箱,傳統的自動化設備也難以完全覆蓋。
“目前,智元機器人在轉運料箱時的效率是每40秒完成一項作業,準確率為99.9%,且不用休息。”王闖稱,該場直播結束后,很快就有廠家前來下單。“在工業場景,我們會尋找那些傳統自動化設備無法覆蓋且人力成本較高的工業場景進行滲透。”王闖表示。
采訪中,王闖多次談到了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他表示,“智元機器人不是下單讓供應商做零部件,而是把供應商引入系統中,一起研發、一起建線、一起調試。”事實上,據記者了解,如今智元機器人不僅實現了全部關節和本體結構的自研設計,還在著力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研發、聯合調試、共同生產。
10:55 | 商品期市大面積飄綠,發生了什么? |
10:53 | 麻六記針對問題產品啟動召回 |
10:42 | 注冊資本200億元,新長安來了! |
10:24 | 獵豹移動宣布控股UFACTORY |
10:23 | 擬3.62億元收購丹鳥物流100%股權 ... |
09:41 | 智譜發布GLM-4.5:面向推理、代碼... |
00:06 | 海外業務向好彰顯韌性 浙江鼎力上... |
00:06 | 吉電股份全球最大單體綠氨項目投產 |
00:06 | 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 一汽解放打響... |
00:06 | 宏鑫科技:精益鍛造技術撬動多元增... |
00:06 | 暑期檔迎來“黑馬”影片影視板塊再... |
00:06 | 國產單機游戲迎快速發展期:3A大作...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