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劉琪)
7月21日,國家金融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關于警惕“職業(yè)背債”陷阱的風險提示。近期,社會上出現(xiàn)以“快速致富”“無需償還債務”為誘餌的“職業(yè)背債”騙局,部分消費者因輕信此類虛假宣傳陷入困境。金融監(jiān)管總局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局提示廣大消費者提高警惕,遠離“職業(yè)背債”陷阱。
“職業(yè)背債”陷阱主要有以下套路:
虛假宣傳引誘。以“無需還款即可獲得高額回報”“只需貢獻自己征信”“短時間輕松獲得高額酬勞”“不用本人償還債務”等話術為誘餌,吸引目標人群。
偽造材料騙貸。制作虛假職業(yè)證明、收入證明、銀行流水等資料,將不符合銀行貸款條件的人包裝成“優(yōu)質客戶”,騙取銀行貸款。
抽取高額分成。獲取銀行貸款后,不法分子抽取高額分成,將相關債務和風險全部轉嫁給背債人承擔。
一旦成為“職業(yè)背債人”,將面臨諸多風險隱患:
一是承擔高額債務。背債人作為借款人,需依法償還全部本金及利息,逾期未償還將面臨催收、罰息,甚至被起訴。從實際案例看,背債人到手的“背債費”只是貸款金額的一部分,大量資金被不良中介和不法人員瓜分,而背債人卻要背負遠超自身所得的債務。
二是個人信用受損。一旦背債人無力償還貸款,個人征信將留下不良記錄,影響未來獲取正規(guī)金融服務,甚至成為失信被執(zhí)行人,出行、就業(yè)等正常生活將受到限制。
三是法律風險極高。協(xié)助偽造資料騙取金融機構資金的行為,可能涉嫌詐騙、非法集資、騙取貸款、洗錢等刑事犯罪,淪為不法分子的共犯,面臨被追究法律責任的風險。
為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在此提示:
一是提高風險意識。切記任何承諾以個人名義貸款,卻聲稱“不用你還”的話術,本質都是騙局。面對“職業(yè)背債”這類看似輕松賺錢的“好事”,一定要保持清醒,不要鋌而走險,貪小失大。
二是珍惜個人信用。信用記錄是個人經濟社會生活中的第二張“身份證”,要合理規(guī)劃收支,按時償還各類債務,不隨意為他人擔保,不參與任何形式的騙貸或信用卡套現(xiàn)。發(fā)現(xiàn)信用記錄異常,及時聯(lián)系金融機構核實處理。
三是審慎對待“代辦”業(yè)務。在面臨資金需求時,警惕非法中介虛假宣傳,務必選擇正規(guī)、可靠的渠道辦理業(yè)務。妥善保管個人信息,不輕易將個人證件原件交由他人“代辦”業(yè)務,避免上當受騙遭受損失。在任何合同上簽字前,務必仔細閱讀條款,明確自身權利義務。
四是遇到可疑情況及時求助舉報。目前,公安部和金融監(jiān)管總局正在聯(lián)合開展金融領域“黑灰產”違法犯罪集群打擊工作,依法嚴打騙取貸款、貸款詐騙等犯罪活動。如公眾發(fā)現(xiàn)有人兜售“背債賺錢”門路,或身邊有類似偽造材料、騙取貸款行為的,一定要堅決拒絕,并及時向金融監(jiān)管等有關部門舉報或向公安機關報案。一旦不慎卷入騙局,要第一時間收集證據(jù),尋求法律幫助,最大程度減少損失。
(編輯 喬川川)
2025陸家嘴論壇6月18日正式啟幕……[詳情]
23:55 | 天目藥業(yè)增資黃山天目 加速推進“... |
23:55 | 產品持續(xù)迭代+應用空間拓展 微光股... |
23:55 | 金智科技時隔5年再謀易主 控股股東... |
23:55 | 3200萬元關聯(lián)交易未及時披露 丹化... |
23:55 | 北交所首份半年報出爐 民士達營收... |
23:55 | 公交車“兼職”送快遞 多地探索城... |
23:55 | 成本端壓力提升 包裝紙行業(yè)月內連... |
23:55 | 年內74家上市公司完成定增 募資總... |
23:55 | 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達68... |
23:55 | 直擊2025國際低空經濟博覽會:產業(yè)... |
23:51 | 第二批新模式浮動管理費率基金獲批... |
23:51 | 券商上半年債券承銷榜單揭曉 科創(chuàng)...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