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一鳴
AI技術正加速滲透到各個行業。其中,AI加速驅動叉車技術發展,產業鏈多家上市公司積極布局。
智能叉車的核心在于控制系統,它猶如人類的大腦,能夠指揮叉車的一舉一動。近日,上海仙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向港交所遞交的招股說明書中提及,公司首次將視覺語言動作(VLA)與端到端導航模型同步應用于智能叉車。此外,由視覺語言動作(VLA)驅動的具身智能叉車已在非結構化場景中落地,可接受自然語言指令完成搬運工作。
以倉儲物流場景為例,在密集的貨架之間,叉車需要精準地穿梭并完成貨物的裝卸。而AI技術使其能夠快速識別貨架位置、貨物類型和存儲位置,自動規劃最優行駛路線,避免碰撞,同時實現高效的貨物搬運和存儲,大大提高了倉儲空間利用率和作業效率。
中國投資協會上市公司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支培元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AI技術的深度應用讓叉車的感知與決策能力實現質的飛躍。通過各類指令,叉車能夠全方位感知周圍環境信息,確保作業過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同時,AI技術也將推動叉車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容。”
作為傳統叉車行業的頭部企業,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合力”)在今年2月份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舉行深化合作協議簽約儀式,雙方在數字化轉型、智能物流、人工智能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華為將憑借強大的技術實力,為安徽合力的智能物流設備提供技術支持,解決AGV/AMR應用端技術痛點,助力安徽合力提升智能物流解決方案的競爭力。
杭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叉集團”)同樣在智能領域動作頻頻。今年以來,公司組建了杭叉智能、杭奧智能、漢和智能三大業務群,形成了涵蓋AGV、立式存儲和軟件集成系統在內的智能物流整體解決方案。
新智派新質生產力會客廳聯合創始發起人袁帥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通過整合內部資源,發揮協同效應,杭叉集團能夠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智慧物流服務,進一步鞏固其在叉車及智慧物流市場的地位。”
支培元認為,未來,在AI技術加持下,叉車還將應用于更多的場景,如港口、園區等開放道路場景,實現更廣泛的物流自動化。
11:59 | 寧夏加力推進東西部科技合作 2025... |
11:59 | 近300家企業參展 低空經濟博覽會勾... |
11:58 | 電線電纜業務表現突出 通達股份上... |
11:39 | 群核科技推出3D高斯語義數據集 為... |
11:37 | 央行、外匯局擬建立本外幣一體化的... |
11:36 | 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主管合伙人張京... |
11:35 | 海亮股份完成董事會換屆選舉 “85... |
11:25 | 萬興科技加速鴻蒙布局 旗下萬興腦... |
11:07 | 國創高新:擬以現金2.25億元收購寧... |
10:08 | 加速IP生態擴張 巨星傳奇擬先舊后... |
10:07 | 中國建筑2025年上半年經營訂單保持... |
23:44 | 下游需求增長 多家PCB行業上市公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