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袁傳璽
近日,國際權威期刊《Cell》發布最新研究成果——將細胞外基質(ECM)衰退列為第13大衰老標志物,并明確指出透明質酸(HA)是ECM動態平衡的核心樞紐。高分子量透明質酸能夠通過CD44受體等信號通路調控成纖維細胞活性,驅動膠原再生,從而恢復ECM的粘彈性,實現“力學—生化—信號”三位一體的年輕態網絡。
有業內人士表示,這一研究成果或將透明質酸(又稱“玻尿酸”)從大眾認知中的“填充材料”,升級為“系統抗衰介質”,其市場估值邏輯有望根本性改變。
據了解,透明質酸是一種天然多糖,廣泛分布于人體皮膚、關節、眼玻璃體等組織中,具有保濕、潤滑、修復等多重功能。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更長遠的產業周期看,透明質酸及其所屬的糖生物學領域仍有巨大的開發價值。行業知名人士、華熙生物董事長兼總經理趙燕也曾公開表示,透明質酸在應用端仍存在巨大藍海,目前華熙生物已將透明質酸應用領域從眼科、骨科、醫美、護膚,拓展至組織工程、腸道微生態、再生醫學等新興領域。
事實上,中國企業在全球透明質酸產業中一直處于頭部地位。根據知名咨詢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早在2021年,全球透明質酸原料市場銷量中,中國企業的占比就達到了82%。
而在科研方面,例如華熙生物早在2011年就實現了酶切技術的突破。由此,人們便可實現對透明質酸分子量和端基的精準調控。據悉,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質酸在眾多領域發揮著不同的功能。酶切技術極大地推進了癌癥與腫瘤微環境、衰老與抗衰老、免疫與神經免疫等前沿領域的科研進程。而就在《Cell》發布上述研究成果之際,華熙生物自主研發的含利多卡因注射用透明質酸鈉溶液“潤百顏?玻玻”獲批了Ⅲ類醫療器械證。
受《Cell》發布的最新研究成果等科技因素影響,人們發現,過去對透明質酸的認知或許只是“冰山一角”,資本市場也開始重新審視相關行業及標的。
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透明質酸鈉市場現狀調查及投資策略咨詢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透明質酸原料市場規模約47.1億元,同比增長9.0%;銷售量約793.0噸,同比增長15.9%。預計到2025年,中國透明質酸市場規模將達到數百億元,年復合增長率保持在20%以上。
廣州艾媒數聚信息咨詢股份有限公司CEO張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未來,隨著“技術+場景+政策”三重驅動,中國企業有望持續創新引領全球透明質酸產業。
11:59 | 寧夏加力推進東西部科技合作 2025... |
11:59 | 近300家企業參展 低空經濟博覽會勾... |
11:58 | 電線電纜業務表現突出 通達股份上... |
11:39 | 群核科技推出3D高斯語義數據集 為... |
11:37 | 央行、外匯局擬建立本外幣一體化的... |
11:36 | 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主管合伙人張京... |
11:35 | 海亮股份完成董事會換屆選舉 “85... |
11:25 | 萬興科技加速鴻蒙布局 旗下萬興腦... |
11:07 | 國創高新:擬以現金2.25億元收購寧... |
10:08 | 加速IP生態擴張 巨星傳奇擬先舊后... |
10:07 | 中國建筑2025年上半年經營訂單保持... |
23:44 | 下游需求增長 多家PCB行業上市公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